賦呈韶州陳太守

神君先教化,不讓古循良。 祭酒求荀子,箋經問鄭鄉。 仁山韶石大,智水曲江長。 風度樓前月,遙遙沐景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韶州:古地名,今廣東韶關一帶。
  • 太守:古代官職,地方行政長官。
  • 神君:指神明。
  • 循良:遵循善良的道德規範。
  • 祭酒:古代官職,主持祭祀的官員。
  • 荀子(xún zǐ):戰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 鄭鄉:指鄭國的鄉里。
  • 仁山:指有仁德之山。
  • 韶石:指有韶樂之石。
  • 曲江:地名,古代有名的河流。
  • 風度:指風采。
  • 沐景光:沐浴在景色的光輝之中。

翻譯

神明先教導您修身養性,不讓您背離古代的善良道德。主持祭祀的官員請求荀子的智慧,記錄經書向鄭國的鄉里請教。有仁德之山,有韶樂之石,有智慧之水的曲江長河。在樓前的風采下,遠遠地沐浴在景色的光輝之中。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賦呈給韶州的陳太守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神明教化、求賢問道的場景,表達了對道德、智慧和美景的嚮往和讚美。詩人以優美的語言,展現了對古代道德和智慧的尊崇,以及對美好風景的讚美之情,體現了古代士人對道德、智慧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