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仲夏承大司馬吳公招同諸公奉陪京卿張公宴集城西禪院次張公元韻四首並以送行

一水逐潮回,臨流泛羽杯。 玉珂花底散,銀管柳邊開。 六箸仙人戲,雙鉤草聖才。 荔枝題賦罷,更詠酒楊梅。
拼音

所属合集

#楊梅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庚午:農曆六月。
大司馬:古代官職名,相當於後來的將軍。
吳公:指吳國的公爵,這裏泛指賓主。
京卿:指京城的官員。
元韻:指古代詩詞中的韻律。
箸(zhù):古代用來吃飯的器具,類似筷子。
荔枝:一種水果。
楊梅:一種水果。

翻譯

在庚午仲夏的時節,承接大司馬的邀請,吳公邀請衆多賓客一同前來城西的禪院共聚宴會。
一道水流隨着潮水的起伏而回蕩,我們在河邊舉起酒杯。
玉杯中的花瓣隨水漂浮,銀管樂聲在垂柳邊響起。
六箸的仙人在戲耍,雙鉤的草聖展現才華。
品嚐完荔枝,賦詩已罷,接着吟詠起美酒和楊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仲夏時節的宴會,通過描寫宴會的細節,展現了賓主相待的歡樂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水流、花瓣、樂聲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詩人通過描繪宴會的場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友誼的讚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