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瓊海

扶桑南極外,江漢各朝宗。 聲蕩乾坤盡,光吞日月重。 雲過鮑室暗,潮落虎門封。 萬里無終始,乘桴孰可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桑:古代傳說中的神樹,代指日本。
  • 鮑室(bào shì):傳說中海中的宮殿。
  • 虎門:地名,指今天的虎門水道,位於廣東省珠江口。
  • 乘桴(chéng zhuó):指乘坐小船。

翻譯

在扶桑的南極之外,江漢河流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匯聚。聲音迴盪在天地之間,光芒吞噬了太陽和月亮的光輝。雲彩飄過鮑室,海潮退去虎門被封閉。這無盡的萬里航程,又有誰能夠乘坐小船前行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壯闊的海洋景象,通過扶桑、江漢、鮑室、虎門等地名和神話元素,展現了海洋的神祕和遼闊。詩人以宏大的筆觸描繪了海洋的壯麗景象,表現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奈,同時也體現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