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麥子之松江

聞道鱸魚三泖多,季鷹秋興在煙波。 君行更盡吳淞酒,身後浮名奈爾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ǎo):古代指水面平靜的小湖。
  • 季鷹:指古代傳說中的神鷹,這裏可能指代詩人自己或友人。
  • 秋興:秋天的興致或情感。
  • 吳淞:地名,位於今上海市松江區,古代以產酒聞名。
  • 浮名:虛名,指不實的名聲。

翻譯

聽說三泖之地鱸魚衆多,季鷹在秋天的煙波中感受到興致。 你此行更要盡享吳淞的美酒,至於身後的虛名,又能奈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友人麥子前往松江的送別之情。詩中,「聞道鱸魚三泖多」一句,既展現了松江豐富的水產資源,又暗含了對友人旅途的美好祝願。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享受當下、不拘泥於虛名的勸勉,體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