艔船

左右雙帆起,垂天似大雲。 勢爭飛鳥疾,聲與沓潮分。 伐鼓辭沙廟,拋香爲水君。 待流時下碇,隱映在斜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艔船(dào chuán):一種古代的帆船,形狀像蝶翼。
  • 伐鼓:擊鼓的聲音。
  • 沙廟:海灘上的小廟。
  • 水君:指海神。
  • 下碇:放下錨。

繙譯

左右兩衹帆張開,垂直天空倣彿巨大的雲朵。船勢爭先,像飛鳥一樣快速,聲音與潮水聲交相煇映。擊鼓告別沙灘上的小廟,曏海神投擲香火。等待水流時放下錨,隱約在斜斜的夕陽中。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古代帆船行駛在海上的景象,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船帆張開、飛鳥掠過、潮水聲響等場景,給人一種恢弘壯麗的感覺。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動詞,使得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麪感,讓人倣彿置身於船行海上的情境之中。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