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用礿

蟬蛻人間早,蘇耽遂不歸。 淚應留橘井,魂尚著萊衣。 藥恨君臣失,瓜憐子母稀。 幾時方化鶴,來向北堂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礿(yuè):古代一種用於寫字的竹簡。
  • 蘇耽(sū dān):指蘇軾和蘇轍,兩位宋代文學家。
  • 橘井(jú jǐng):傳說中的地名,相傳是一個淚池。
  • 萊衣(lái yī):傳說中的地名,相傳是鬼門關外的一處地方。

翻譯

蟬蛻早已離開人間,蘇軾和蘇轍也再不會回來了。 眼淚應該留在橘井,靈魂仍留在萊衣。 藥物悲傷君臣分離,瓜果憐惜母子稀少。 何時才能化身成仙鶴,飛來北堂?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人物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蟬蛻比喻時光的流逝,以蘇軾和蘇轍代表逝去的人物,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不捨。橘井和萊衣則象徵着悲傷和離別的地方,藥物、瓜果則暗示了君臣、母子之間的情感糾葛。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飛向仙境的嚮往和憧憬。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