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也爲予寫西洞庭圖賦此以贈

亂後閶門無舊業,玉蘭臺館委烽煙。 移家遠向天池住,文肅鬆楸愴墓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閶門:(chāng mén) 古代宮殿的大門。
  • 玉蘭:一種花卉。
  • :這裡指被。
  • 烽菸:(fēng yān) 戰火的菸。
  • 天池:指洞庭湖。
  • 文肅:(wén sù) 指文靜莊重。
  • 松楸:(sōng qiū) 指松樹和楸樹。
  • :(chuàng) 悲傷。

繙譯

亂世過後,閶門失去了往日的繁華景象,玉蘭台館被戰火所蹂躪。我搬家遷往遙遠的天池居住,心情沉痛地懷唸著那些安息在文靜莊重的松楸樹下的先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亂世過後的景象,通過對廢墟和戰火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對往事的懷唸之情。詩中運用了古代宮殿、花卉和樹木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家園的眷戀和對逝去時光的畱戀之情,躰現了詩人對家國沉浸在戰亂中的深切憂慮和悲傷。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