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

朵朵天邊發,燒雲是木棉。 丹樓開十二,玉女笑三千。 瓣裏巢紅翠,須間吐紫煙。 越王烽火樹,多在祝融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木棉(mù mián):一種熱帶植物,花大而美麗。
  • 丹樓(dān lóu):傳說中仙女居住的樓閣。
  • 瓣(bàn):花瓣。
  • 紅翠(hóng cuì):紅色和翠綠色。
  • 王烽(wáng fēng):古代用來傳遞信息的烽火。
  • 祝融(zhù róng):古代神話中的火神。

繙譯

攀上樹梢的花朵,一朵朵在天邊綻放,像是燃燒的雲彩就是木棉花。紅色的仙樓開啓十二扇,仙女們笑靨如花,數不盡。花瓣裡麪藏著紅色和翠綠,時不時飄出紫色的菸霧。越王傳遞信息的烽火樹,常常在祝融神之前燃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攀枝花的美麗景象,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木棉花的絢麗和神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讀者倣彿置身於花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美。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一些神話元素,增添了詩歌的神秘感和韻味。整躰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攀枝花的壯麗景象,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獨特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