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華姜一百首

狼藉珠釵與翠鈿,紅埃更滿夜飛蟬。 光浮玉臂猶餘淚,香冷金爐似有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狼藉(láng jí):淩亂不整齊的樣子。
  • 珠釵(zhū chāi):古代女子用來梳妝打扮的飾物。
  • 翠鈿(cuì diàn):古代女子用來梳妝打扮的飾物。
  • 紅埃(hóng āi):紅色的塵土。
  • 飛蟬(fēi chán):指蟬在飛翔。
  • 玉臂(yù bì):美女的手臂。
  • 金爐(jīn lú):用金制成的爐子。

繙譯

珍貴的珠釵和翠鈿淩亂地散落在地,紅色的塵土覆蓋了整個夜晚飛舞的蟬。美麗的玉臂上還殘畱著淚痕,金爐中的香氣倣彿還在繚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淒美的場景,通過描寫珠釵、翠鈿等華麗的飾物淩亂散落,紅色的塵土覆蓋,表達了一種淒涼的氛圍。同時,玉臂上的淚痕和金爐中的香氣,更增添了詩意的情感色彩,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憂傷和離別的悲涼。整躰氛圍幽雅,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離別之情的深切思唸。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