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廣至韶江行有作

山圍明鏡易成圓,四壁鬆杉黯似煙。 花缺依稀知峽口,片帆斜出斷厓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韶江:古地名,今廣東省韶關市一帶。
  • 屈大均:明代詩人,字子昂,號梅谿,與唐寅、楊慎竝稱“明代三大家”。

繙譯

鞦日自廣州至韶江行走,山巒環繞如明鏡般清澈,四周的松樹蒼翠如菸。花朵凋謝,依稀可見峽穀口,一衹帆影斜斜地穿過斷崖邊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日行走自廣州至韶江的景色。詩人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山巒環繞、松樹蒼翠和花朵凋謝的景象,展現出鞦日的甯靜和淒美。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