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嶽

拔地香爐是一峯,長雲繚繞帝城重。 千年楠樹青霄出,百尺龍牀碧蘚封。 巖岫影連天子鄣,風泉聲亂羽人鍾。 天門久坐飛花上,鸞鶴紛紛不可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嶽(yuè):即白雲山,位於今廣東省東莞市
  • 楠樹(nán shù):指楠木,一種珍貴的樹木
  • 龍牀(lóng chuáng):傳說中帝王使用的牀
  • 鄣(zhāng):古代指高大的山
  • 羽人鍾(yǔ rén zhōng):傳說中居住在高山上的神仙

繙譯

白雲山猶如一座拔地而起的香爐,長長的雲霧繚繞在帝王的城池上空。千年的楠木在青天之上生長,高達百尺的龍牀被碧綠的苔蘚所覆蓋。山間巖石的倒影似乎連著皇帝的宮殿,風聲和泉水聲混襍在羽人的鍾聲中。天門上長久地飄落著飛舞的花瓣,鸞鳳紛飛,讓人無法追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雲山的壯麗景色,通過對山川景致的描繪,展現了山的高聳、雲霧繚繞、樹木蔥鬱、牀的高大等形象,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美麗的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遐想和美好的感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