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翁少時葬親夜歸大雪幾殆若有神人送之得免文太史圖之矣而又屬蜀人毛太史詩之久失復得諸賢異其事倚韻和贈成
死孝仍?攀柏身,生還剛及啓關辰。
雪深蹤跡唯狐兔,夜久扶攜有鬼神。
萬里璧完詩不偶,百年珠隕畫如真。
莫言弧矢男兒志,惆悵誰爲掃墓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死孝:指盡孝至死,即極盡孝道。
- ?(pàn):同「判」,捨棄,不顧一切。
- 攀柏:攀折柏樹枝,古代有攀柏哭陵的典故,表示哀悼。
- 啓關辰:開啓城門的時辰,指天亮。
- 狐兔:指野獸,這裏形容大雪覆蓋,人跡罕至。
- 扶攜:扶持,幫助。
- 璧完:完好無損的玉璧,比喻詩文的完美。
- 珠隕:珍珠隕落,比喻珍貴的東西失去。
- 弧矢:弓箭,古代男子的象徵。
- 掃墓人:指爲死者掃墓的人,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和敬意。
翻譯
我寧願捨棄生命也要極盡孝道,攀折柏枝以示哀悼,幸而生還,剛好趕上城門開啓的時辰。大雪覆蓋,只有狐兔的蹤跡,夜深人靜,似乎有鬼神扶持我前行。萬里之外,詩文完美無瑕,卻難以偶遇知音;百年之後,珍貴的畫作如同真實再現,卻已失去。不要說弓箭是男兒的志向,我心中惆悵,誰又將成爲那個爲逝者掃墓的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孝道的執着追求和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念。詩中通過「死孝」、「攀柏」等意象,展現了作者不顧一切盡孝的決心。同時,「雪深蹤跡唯狐兔」、「夜久扶攜有鬼神」等句,以寓言的方式描繪了作者在艱難環境中的堅持與神祕體驗。最後,通過對「弧矢」與「掃墓人」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人生志向與現實責任的思考,以及對逝者的無盡哀思。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幽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於孝道與生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