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市:指北京,古時燕國的都城。
- 賦招魂:指寫詩文以悼念亡者。
- 東海虛明:東海,指東方;虛明,指空曠明亮,這裏可能指東海之濱的景象。
- 孝婦冤:指孝順的婦女遭受不白之冤。
- 三輔:古代指京城附近的地區,這裏指京畿地區。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經濟不景氣。
- 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中國的中心地帶。
翻譯
未能在北京寫下悼念的詩篇,東海邊空曠明亮,卻有孝婦的冤屈未解。你們說要去春天遍訪京畿之地,而我看到的卻是秋天中原的蕭條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別之情以及對時局的感慨。詩中「未從燕市賦招魂」一句,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也隱含了對京城局勢的無奈。「東海虛明孝婦冤」則通過對比東海的寧靜與孝婦的冤屈,暗示了社會的不公與動盪。後兩句則通過對春天與秋天的對比,抒發了對中原地區蕭條景象的憂慮,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題闕 》 —— [ 明 ] 王世貞
- 《 天馬峯 》 —— [ 明 ] 王世貞
- 《 寓懷 》 —— [ 明 ] 王世貞
- 《 荅魏大侍御時自謫遷南考功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顧子行員外謫判太平五絕 》 —— [ 明 ] 王世貞
- 《 偶得桃花塢而竹逾勝遂成一律 》 —— [ 明 ] 王世貞
- 《 雙梅歌爲方塘張封君賦 》 —— [ 明 ] 王世貞
- 《 後九日重與應李諸君水頭放舟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