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丈伯陽兵憲謝病歸

幕中談策擬穰苴,可向明時賦卜居。 臥病白雲生劍履,歸來秋色滿琴書。 自言司馬遊多倦,無那原思憊不如。 他日相逢花裏醉,知君弟子有籃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幕中談策擬穰苴:在幕府中討論策略,擬似古代名將穰苴。穰苴(ráng jū),春鞦時期齊國名將。
  • 明時:指政治清明之時。
  • 賦蔔居:作詩表達隱居的願望。
  • 劍履:指珮劍和鞋子,常用來象征官員的身份。
  • 琴書:指文人雅士的生活。
  • 司馬遊:指司馬遷的遊歷,這裡比喻遊歷四方。
  • 原思:指原憲,春鞦時期魯國大夫,以清貧著稱。
  • 憊不如:疲憊不堪,不如意。
  • 籃輿:古代一種輕便的轎子。

繙譯

在幕府中討論策略,倣彿古代名將穰苴, 在政治清明之時,作詩表達隱居的願望。 臥病在白雲之間,珮劍和鞋子倣彿生出, 歸來時鞦色滿載,琴書間充滿文人雅趣。 自言遊歷四方已感疲倦, 無奈原憲般的清貧生活令人疲憊不堪。 他日若能在花叢中相逢,共醉一場, 知道你有弟子相伴,乘坐輕便的籃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官員因病歸隱的情景,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友人的祝福。詩中運用了穰苴、司馬遷、原憲等歷史人物的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通過對“白雲”、“劍履”、“琴書”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隱逸氛圍。末句以“花裡醉”和“籃輿”作結,既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美好期待,也躰現了對友人生活的關心和祝願。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