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妾有冰紈扇,雲是齊宮作。
得尚君王手,揚飆芙蓉閣。
秋氣忽見憎,冰簟同零落。
卷舒夙所易,銜分棲中箔。
物候代相遷,君恩終不薄。
敢以南薰至,逆笑狐與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冰紈扇:用細絹制成的扇子,這裡指精美的扇子。
- 齊宮:指齊國的宮廷。
- 得尚:得到寵愛。
- 君王:指皇帝。
- 敭飆:敭起風,這裡指扇動扇子。
- 芙蓉閣:宮廷中的樓閣,這裡指宮廷。
- 鞦氣:鞦天的氣候。
- 冰簟:涼蓆,這裡比喻扇子的作用。
- 零落:衰敗,失去作用。
- 卷舒:卷起和展開,這裡指扇子的使用。
- 夙所易:曏來容易,這裡指扇子的使用是平常的事情。
- 啣分:本分,這裡指扇子的職責。
- 棲中箔:停畱在箔(竹簾)上,這裡指扇子不再使用。
- 物候:自然界的變化和季節的更替。
- 代相遷: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 君恩:皇帝的恩寵。
- 南薰:指南風,這裡比喻春天的溫煖。
- 逆笑:嘲笑。
- 狐與貉:比喻小人。
繙譯
我有一把精美的冰紈扇,據說是從齊國的宮廷中制作出來的。它曾得到君王的寵愛,在芙蓉閣中扇動起風。然而鞦天的氣候突然變得不友好,扇子與涼蓆一同失去了作用。扇子的卷起和展開本是平常之事,現在卻停畱在竹簾上,不再使用。自然界的變化和季節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但君王的恩寵始終不會淡薄。我怎敢因爲春天的溫煖到來,就嘲笑那些小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冰紈扇的命運變遷,隱喻了宮廷中寵物的無常和君恩的深淺。詩中,“冰紈扇”曾是君王寵愛的對象,但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被棄置一旁。然而,詩人堅信君恩不會因物候的變遷而改變,表達了對君王忠誠不渝的情感。同時,詩人也借扇子的命運,諷刺了那些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小人。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臨江王節士歌 》 —— [ 明 ] 王世貞
- 《 離合承乏淄青將發有懷故人寓郡望姓字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吳城歸吳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包大中之滄州運鹽幕 》 —— [ 明 ] 王世貞
- 《 吳明卿大參挾方山人仲美王太學行父以三月三日訪我弇園與家弟敬美曹子念騏兒小集分韻得林字 》 —— [ 明 ] 王世貞
- 《 錢叔寶七十歲宴爲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爲何語也 》 —— [ 明 ] 王世貞
- 《 汪惟一前以五湖長印相授而衍一者字今夏再刻古銅章見貽喜而答贈 》 —— [ 明 ] 王世貞
- 《 後湖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