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秋風吹大荒,秋月滿河梁。
尺書問馬走,一枕遍羊腸。
羊腸幾屈曲,輪鞅聲相續。
句裏孟門青,意中淇水綠。
綠水如絲流,青天去不收。
王猷興欲盡,衛玠始生愁。
愁人自宛宛,日長歲苦短。
蘼蕪虛早齊,不睹松柏晚。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荒:邊遠荒涼的地方。
- 河梁:橋樑。
- 尺書:書信。
- 羊腸:比喻曲折的小路。
- 輪鞅:車輪和馬繮,指車馬聲。
- 孟門:地名,在今河南省孟津縣。
- 淇水:河流名,在今河南省。
- 王猷:指王羲之,東晉書法家。
- 衛玠:東晉時期的美男子。
- 宛宛:形容愁苦的樣子。
- 蘼蕪:一種草本植物,這裏比喻時光易逝。
- 早齊:早早地凋謝。
翻譯
秋風在大荒之地吹拂,秋月照亮了橋樑。 書信問候着奔走的馬匹,一夜之間穿越了曲折的小路。 小路多麼曲折,車馬聲接連不斷。 詩句中孟門的景色青翠,意念中淇水的碧綠。 碧綠的水如絲般流淌,青天無邊無際。 王羲之的興致似乎已盡,衛玠的愁思纔剛剛開始。 愁苦的人自然顯得憂鬱,日子漫長而歲月苦短。 蘼蕪草早早地凋謝,不見松柏的晚景。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風、秋月開篇,營造了一種淒涼而遼闊的氛圍。詩中通過「羊腸」、「輪鞅」等詞語,描繪了旅途的艱辛和連續不斷的行程。後文通過對孟門和淇水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內心的情感。詩的結尾部分,通過「蘼蕪虛早齊,不睹松柏晚」表達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哀愁,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與於鱗別二三子即席分韻 》 —— [ 明 ] 王世貞
- 《 來羅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李德宣之蕭山司訓二絕 》 —— [ 明 ] 王世貞
- 《 題友鬆圖爲尤生贈朱君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憲副王公家馭督視河南學政先是長公以春秋魁天下而公繼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捉搦歌 》 —— [ 明 ] 王世貞
- 《 穀日同敬美攜榼訪家元馭因飲元馭園亭 》 —— [ 明 ] 王世貞
- 《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湘妃竹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