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金陵懷朝中諸友

· 史謹
曉出金門下九霄,路經桃葉向三苗。 雲拖雁影沉江樹,馬帶雞聲過野橋。 離思暗生紅蓼岸,故人多在紫宸朝。 此行又是三年別,誰念風霜襲敝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門:指皇宮的門。
  • 九霄:天空的最高処,比喻皇宮。
  • 桃葉:地名,指桃葉渡,在今江囌南京。
  • 三苗:古代少數民族,這裡泛指邊遠地區。
  • 紅蓼:一種水生植物,葉子紅色。
  • 紫宸:皇宮中的一個殿名,這裡指朝廷。
  • 敝貂:破舊的貂裘,指貧寒的裝束。

繙譯

清晨離開皇宮,走下九霄,路經桃葉渡,前往遙遠的邊疆。 雲中雁影映在江邊的樹上,馬蹄聲伴隨著雞鳴,穿過野外的橋梁。 離別的思緒在紅蓼岸邊暗自滋生,老朋友們大多在朝廷中忙碌。 這次遠行又是三年的分別,誰會想到風霜正侵襲著我破舊的貂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清晨離開皇宮,前往邊疆的情景,表達了對離別和旅途艱辛的感慨。詩中通過“雲拖雁影”、“馬帶雞聲”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旅途的孤寂與遙遠。末句“此行又是三年別,誰唸風霜襲敝貂”,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唸及對自身境遇的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