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方水典教臨皋

· 成鷲
有母倚門孫繞膝,男兒俯仰事未畢。 老兄去作宦遊人,山僧又是參方日。 曾聞儒者戒遠遊,胡爲孔孟終周流。 古來賢聖且如此,我輩豈得長淹留。 吾家更有陳公案,不見新州賣柴漢。 自從獦獠入黃梅,引得兒孫恩愛斷。 堂中飯熟熱椀鳴,一飽各自東西行。 老兄選官予選佛,豈效兒女牽癡情。 癡情決絕孤琴悄,無弦一曲知音少。 不道珠崖道里賒,不道先生官職小。 不道廣文薪俸微,不道故人相見稀。 若教官舍成窠臼,那得儒冠伴衲衣。 山僧老矣君亦老,成道成名歸及早。 知恩容易報恩難,作宦參方非草草。
拼音 朗读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