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忼慨歌送智泓禪者歸北山舊隱

· 成鷲
叢林可住而不可住也,深山不可住而可住也。叢林而可住者,粥飯次第,香花絡繹,利養富庶。 其不可住者,人我山高,生死海闊,塵牢獄固。去而入山,苦無聞見,胼手胝足以作務。 深山安可住也,然與鹿豕爲徒,猿鶴爲侶。出則笠雨蓑風,耕田種芋。 入則息影鬆陰,安禪衡宇。不知有名,焉知譭譽。不知有利,焉知積聚。 深山不可不住也。君不見智泓智者薄善知識而不爲,向北山之北而歸去。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