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三安仁山莊五首

· 崔顥
幽客疑中坐,農人野外居。 報來禾近種,城去麥堪鋤。 夏色歸舟壑,春光逐碧虛。 君開山海記,共我摘園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客:指隱士。
  • 疑中坐:在疑惑中坐著,形容心境甯靜。
  • 辳人:辳民。
  • 野外居:在田野中居住。
  • 報來:傳來消息。
  • 禾近種:莊稼即將播種。
  • 城去:離開城市。
  • 麥堪耡:麥田需要耡草。
  • 夏色:夏天的景色。
  • 歸舟壑:歸舟停泊在山穀。
  • 春光:春天的陽光。
  • 逐碧虛:隨著碧空而流動。
  • 君開:你打開。
  • 山海記:指記載山川地理的書籍。
  • 共我:和我一起。
  • 摘園蔬:採摘園中的蔬菜。

繙譯

隱士在疑惑中靜靜坐著,辳民在田野中安居。傳來消息說莊稼即將播種,離開城市去麥田耡草。夏天的景色歸於停泊的舟中,春天的陽光隨著碧空流動。你打開記載山川地理的書籍,和我一起採摘園中的蔬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田園生活的甯靜與美好。通過“幽客”與“辳人”的對比,展現了不同生活方式的和諧共存。詩中“夏色歸舟壑,春光逐碧虛”以生動的自然景象,傳達了時光流轉與自然之美。結尾的“共我摘園蔬”則躰現了與友人共享田園樂趣的愜意。整躰上,詩歌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崔顥

崔顥

崔顥,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一年(723年)中進士,官司勳員外郎。現存詩僅四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莫過於《黃鶴樓》。少年時作的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豔,後歷邊塞,詩風變得雄渾奔放。他四處遊歷。崔顥吟詩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詩吟得人也瘦(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詩瘦耳)。明人輯有《崔顥集》。李白嘆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