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漳州崔使君北歸

· 張蠙
在郡多殊稱,無人不望回。 離城攜客去,度嶺擔猿來。 障寫經冬蕊,瓶緘落暑梅。 長安有歸宅,歸見鎖青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殊稱(shū chēng):特別的贊譽。
  • 度嶺:繙越山嶺。
  • 擔猿:擔子裡的猿猴,這裡可能指攜帶的珍奇動物。
  • 障寫:屏風上的繪畫。
  • 經鼕蕊:經過鼕季仍然未凋謝的花蕊。
  • 瓶緘:瓶中的密封物品,這裡指瓶中保存的梅花。
  • 落暑梅:暑天凋落的梅花。
  • 鎖青苔:門鎖上長滿了青苔,形容久無人居。

繙譯

在漳州,崔使君享有特別的贊譽,無人不期盼他歸來。 他離開城池時,帶著客人一同離去,繙越山嶺時,擔子裡帶著珍奇的猿猴。 屏風上畫著經鼕不凋的花蕊,瓶中密封著暑天凋落的梅花。 長安有他的宅邸,歸去時,衹見門鎖上長滿了青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崔使君在漳州的聲望以及他離去的情景,通過“殊稱”、“望廻”等詞語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敬仰和期待。詩中“離城攜客去,度嶺擔猿來”生動地描繪了他的出行場景,而“障寫經鼕蕊,瓶緘落暑梅”則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他的雅致和懷舊之情。結尾的“長安有歸宅,歸見鎖青苔”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暗示了崔使君久未歸家的孤寂。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