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可愛

寒日臨清晝,遼天一望時。 未消埋徑雪,先暖讀書帷。 屬思光難駐,舒情影若遺。 晉臣曾比德,謝客昔言詩。 散彩寧偏煦,流陰信不追。 餘輝如可就,回燭幸無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日:寒冷的陽光。
  • 遼天:遼闊的天空。
  • 埋徑雪:積雪覆蓋了小徑。
  • 讀書帷:讀書時的帷幕,這裏指讀書的地方。
  • 屬思:集中思考。
  • 舒情:抒發情感。
  • 晉臣:指晉朝的臣子。
  • 謝客:指謝靈運,東晉時期的文學家。
  • 散彩:散發的光彩。
  • 流陰:流逝的陰影,指時間的流逝。
  • 餘輝:剩餘的光輝。
  • 回燭:回光,比喻最後的努力或希望。

翻譯

寒冷的陽光照耀着清冷的白天,我站在遼闊的天空下眺望。 積雪還未完全消融覆蓋小徑,但讀書的地方已經開始感到溫暖。 集中思考時,時間似乎停滯不前,抒發情感時,影子彷彿遺留不去。 晉朝的臣子曾以此比德,謝靈運也曾以此言詩。 散發的光彩不會偏袒地溫暖一切,流逝的時間是無法追回的。 如果還有剩餘的光輝可以利用,我會點亮最後的燭光,幸好沒有私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日裏的一種寧靜與深思。詩人通過對寒日、遼天、埋徑雪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冬日景象的感受。詩中「屬思光難駐,舒情影若遺」一句,巧妙地將思考與情感的抒發與光影的變化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內心的世界。最後,詩人以「餘輝如可就,回燭幸無私」作結,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無私精神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冬日景象的獨特感悟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張正元

張正元

生卒年不詳。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德宗貞元五年(789)登進士第,授校書郎,一度曾回河中,盧綸有《秋夜宴集陳翃郎中圃亭美校書郎張正元歸鄉》詩。十八年八月自嶺南節度掌書記試大理評事擢爲邕州刺史、邕管經略使。約於順宗永貞元年(805)去職,其後事蹟不詳。生平事蹟見《舊唐書·德宗紀下》。《全唐詩》存其詩2首。其中《冬日可愛》詩,《文苑英華》題陳諷作,歸屬未定。 ► 2篇诗文

張正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