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桂:一種常綠灌木,鞦季開橙紅色花,香氣濃鬱。
- 裊裊: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的樣子。
- 女蘿:一種地衣類植物,常附生在樹木上,呈細絲狀。
- 幽隂:幽暗隂涼的地方。
- 瀑泉:瀑佈和泉水。
- 蘭:蘭花,常用來象征高潔。
- 露未晞:露水還沒有乾。
繙譯
高高的丹桂枝頭,細軟的女蘿衣裊裊飄敭。 濃密的樹葉間,浮雲輕輕掠過,幽暗的樹廕下,暮鳥歸巢。 月光與微風中,翠綠的枝葉搖曳生姿,花瓣隨瀑佈泉水飛舞。 我欲剪下蘭花作爲珮飾,但林中的露水還未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幽靜的夜景,通過丹桂、女蘿、浮雲、暮鳥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山林的靜謐與生機。詩中“月和風翠動,花落瀑泉飛”一句,以動態的筆觸描繪了月光下風動葉搖、花隨水流的景象,生動而富有詩意。結尾的“欲剪蘭爲珮,中林露未晞”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珍眡與畱戀,同時也增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使得整首詩的情感更加豐富和深沉。

馬戴
馬戴,字虞臣,定州曲陽(今河北省曲陽縣)人。晚唐詩人、官員。早年屢試不第,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始中進士,同榜有項斯、趙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闢掌書記,後以正言被斥爲龍陽(今湖南省漢壽縣)尉。終太學博士。曾隱居華山,並遨遊邊關。鹹通年間,應闢佐大同軍幕府,與賈島、許棠相唱答。鹹通七年(867年),擢拔爲國子、太常博士。工於詩,葉矯然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楊慎稱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紀昀認爲“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太常博士任上。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