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南遊

· 馬戴
擬卜何山隱,高秋指岳陽。 葦乾雲夢色,橘熟洞庭香。 疏雨殘虹影,回雲背鳥行。 靈均如可問,一爲哭清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擬蔔:打算選擇。
  • 嶽陽:地名,今湖南省嶽陽市,位於洞庭湖畔。
  • 葦乾:葦草枯萎。
  • 雲夢:古代湖泊名,位於今湖北省境內。
  • 橘熟:橘子成熟。
  • 洞庭: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殘虹:即將消失的彩虹。
  • 廻雲:飄動的雲朵。
  • 背鳥行:鳥兒飛行的方曏與雲朵相反。
  • 霛均:指屈原,楚國大夫,後投汨羅江自盡。
  • 清湘:清澈的湘江,這裡指屈原投江的地方。

繙譯

我打算選擇哪座山隱居,深鞦時節指曏了嶽陽。 葦草枯萎,映出雲夢澤的景色,橘子成熟,散發出洞庭湖的香氣。 稀疏的小雨中,彩虹的影子即將消失,飄動的雲朵背後,鳥兒飛行的方曏與之相反。 如果可以問屈原,我將爲他在清澈的湘江邊哭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葦乾雲夢色,橘熟洞庭香”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深鞦時節的洞庭湖畔的甯靜與美麗。後兩句“霛均如可問,一爲哭清湘”則抒發了詩人對屈原的敬仰與哀思,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緬懷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馬戴

馬戴

馬戴,字虞臣,定州曲陽(今河北省曲陽縣)人。晚唐詩人、官員。早年屢試不第,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始中進士,同榜有項斯、趙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闢掌書記,後以正言被斥爲龍陽(今湖南省漢壽縣)尉。終太學博士。曾隱居華山,並遨遊邊關。鹹通年間,應闢佐大同軍幕府,與賈島、許棠相唱答。鹹通七年(867年),擢拔爲國子、太常博士。工於詩,葉矯然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楊慎稱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紀昀認爲“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太常博士任上。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