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陽東溪懷古

· 崔曙
靈溪氛霧歇,皎鏡清心顏。 空色不映水,秋聲多在山。 世人久疏曠,萬物皆自閒。 白鷺寒更浴,孤雲晴未還。 昔時讓王者,此地閉玄關。 無以躡高步,淒涼岑壑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潁陽:地名,在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
  • 靈溪:指潁陽東溪,詩中形容溪水清澈。
  • 氛霧歇:指霧氣消散。
  • 皎鏡:比喻水面平靜如鏡,清澈明亮。
  • 空色:指天空的顏色。
  • 秋聲:秋天的聲音,多指秋風、落葉等聲音。
  • 疏曠:疏遠,空曠。
  • 自閒:自在,悠閒。
  • 白鷺:一種水鳥,常在水中覓食。
  • 寒更浴:在寒冷中沐浴,指白鷺在水中活動。
  • 孤雲:單獨的雲朵。
  • 讓王者:指古代有德行的人,他們謙讓王位。
  • 閉玄關:關閉了通往深奧道理的門,指隱居不問世事。
  • 躡高步:追隨高人的步伐,指追求高遠的理想或境界。
  • 岑壑:山嶺和深谷。

翻譯

潁陽東溪的霧氣已經消散,水面如同一面皎潔的鏡子,映照出清澈的心靈。天空的顏色不映照在水中,秋天的聲音多在山間迴響。世人們久已疏遠這空曠之地,萬物都顯得自在而悠閒。白鷺在寒冷中依然在水中沐浴,孤雲在晴朗的天空中還未歸去。昔日那些謙讓王位的高人,如今已在此地閉門不出,不再問世事。我無法追隨他們高遠的步伐,只能在淒涼的山嶺和深谷間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潁陽東溪的靜謐景色,通過「靈溪氛霧歇,皎鏡清心顏」等句,展現了自然的清新與寧靜。詩中「世人久疏曠,萬物皆自閒」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以及對自然自在狀態的嚮往。結尾的「無以躡高步,淒涼岑壑間」則表達了詩人對古代賢人境界的追慕與自身無法達到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高潔理想的追求。

崔曙

崔曙

崔曙,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居宋州(今河南登封)。開元二十六年狀元及第,官河南尉。晚年隱居河南嵩山。事蹟無考。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明堂火珠》一詩,有“夜來雙月合,曙後一星孤”之句。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