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羽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惟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拼音

注釋

六羨歌:《全唐詩》題下原注:「太和中,復州有一老僧,云是陸僧弟子,常吟此歌。」 罍(léi):古代器名,靑銅製,也有陶製的,用來盛酒和水。《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省、臺:漢代尙書臺在宮禁之中,其時稱禁中爲省中,故稱臺省。入省入臺,即從政做官之意。 西江水:即陸羽家鄉的水。 竟陵: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

《六羨歌》是唐代「茶聖」陸羽的一首作品。收入《全唐詩·卷三〇八》,原題爲《歌》。因歌中寫到六箇「羨」字,人們便據此定名爲《六羨歌》。《六羨歌》表明了陸羽恬淡的志趣和高風亮節的精神,他不羨慕榮華富貴,念念不忘的是故鄉竟陵的西江水。

賞析

陸羽原是個被遺棄的孤兒,約莫兩、三歲時,被竟陵由龍蓋寺(今西塔寺)智積禪師收養。長大之後,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爲儀。」乃以陸爲氏,名而字之。智積禪師逝世後,陸羽寫了這首詩懷念智積禪師。唐人李肇《國史補》云:「異日,(羽)在他處聞禪師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詩寄情。」明人陳繼儒《茶董補》引《陸羽小傳》云:「(羽)少事竟陵禪師智積。異日,羽在他處,聞師亡,哭之甚哀,作詩寄懷。」智積禪師弟子常吟誦這首《六羨歌》。 詩中的「西江水」,清人劉源長《茶史》云:「西江水:蜀承天府景陵縣。漢竟陵。隋復州。五代竟陵。」引《六羨歌》「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景陵城下來」,「景陵」《全唐詩》作「竟陵」。「西江水」是陸羽的故鄉河、母親河,是指天門縣河姜家河到截河口的汊水河段,長約三里,古稱「西江」(清乾隆《天門縣志》)。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罍(léi):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

翻譯

不羨慕黃金做的酒器,不羨慕白玉做的酒杯。不羨慕早上進入朝堂,不羨慕傍晚登上官臺。只羨慕西邊的江水,曾經向着竟陵城流淌而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堅定的語言,表達了陸羽對功名利祿的淡泊和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與嚮往。他將世俗所追逐的黃金、白玉器具以及入朝爲官的榮耀統統拋卻,而唯獨鍾情於那流淌過竟陵城的西江水,反映出他內心的寧靜與超脫,不爲外物所動的高潔品性。詩風質樸自然,情感真摯,給人一種清新脫俗之感。

陸羽

陸羽

唐復州竟陵人,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稱桑薴翁,又號竟陵子、東岡子。工古調歌詩。性詼諧,少年匿優人中,撰《謔談》數千言。玄宗天寶中,居火門山。肅宗上元初,更隱苕溪,闔門著書。與李季蘭、皎然交往。嗜茶,精於茶道,舊時稱爲茶神、茶聖、茶仙。有《茶經》。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