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臺名賢

弱齡好經籍,披卷即怡然。 覃精四十載,馳騁數千言。 孔壁採遺篆,周韋考絕編。 袁公論劍術,孫子敘兵篇。 魯史君臣道,姬書日月懸。 從師改炎燠,負笈遍山川。 上異西河夏,中非北海玄。 光榮拾青紫,名價接通賢。 既重萬鐘樂,寧思二頃田。 長戟同分虎,高冠亞附蟬。 晚懷重虛曠,養志息雕鐫。 登高慚思拙,匠物謝情妍。 不慕張平子,寧希王仲宣。 誰謂登龍日,翻成刻鵠年。 循循勞善誘,軋軋思微牽。 琢磨才既竭,鑽仰德彌堅。 朽木誠爲諭,捫心徒自憐。 終期吞鳥夢,振翼上雲煙。 賦成先擲地,詞高直掞天。 更執摳衣禮,仍開函丈筵。 霧披槐市藹,水靜璧池圓。 願逐從風葉,飛舞翰林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齡:年輕時。
  • 經籍:經典書籍。
  • 覃精:深入研究。
  • 馳騁:這裏指廣泛涉獵。
  • 孔壁:指孔子家的牆壁,後用來指代儒家經典。
  • 絕編:指難以理解的古籍。
  • 袁公:指袁盎,古代著名的劍術家。
  • 孫子:指孫武,著有《孫子兵法》。
  • 魯史:指魯國的歷史。
  • 姬書:指周朝的文獻。
  • 炎燠:指氣候的變化。
  • 拾青紫:指取得高官顯爵。
  • 萬鍾:古代的容量單位,這裏指豐厚的俸祿。
  • 分虎:指分封諸侯,虎符是古代調兵的信物。
  • 附蟬:古代官員冠上的裝飾,象徵高官。
  • 虛曠:空曠,指心境的開闊。
  • 雕鐫:雕刻,這裏指精心培養。
  • 張平子:張衡,東漢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
  • 王仲宣:王粲,東漢末年的文學家。
  • 登龍:比喻考試成功,成爲官員。
  • 刻鵠:比喻模仿高超,但未能達到原作的水平。
  • 循循:有步驟地引導。
  • 軋軋:形容思緒紛亂。
  • 鑽仰:深入鑽研。
  • 吞鳥夢:比喻有遠大的抱負。
  • 擲地:形容文章寫得好,擲地有聲。
  • 掞天:形容文辭高超,直達天際。
  • 摳衣:古代學生見老師時的禮節。
  • 函丈:指講學的場所。
  • 槐市:古代長安的一個市場,也是文人聚集的地方。
  • 璧池:指學宮前的水池,象徵學問的深廣。

翻譯

年輕時我就喜歡讀經典書籍,每次翻開書頁都感到非常愉快。我深入研究了四十年,廣泛涉獵了數千言的學問。我研究了孔壁中發現的遺文,也考察了周朝和韋氏的難以理解的古籍。我學習了袁盎的劍術,也研究了孫武的兵法。我研究了魯國的歷史和周朝的文獻。我跟隨老師學習,適應了各種氣候,揹着書箱走遍了山川。我不同於西河的夏天,也不同於北海的玄妙。我獲得了高官顯爵,名聲也接踵而至。我既享受了豐厚的俸祿,也分封了諸侯,戴上了象徵高官的冠飾。晚年我更加註重心境的開闊,培養志向,放棄了精心培養。我登高感到慚愧,因爲我的思緒不夠敏捷,我創作的作品也缺乏情感的妍麗。我不羨慕張衡,也不希望成爲王粲。誰說考試成功就能成爲官員,我反而覺得模仿高超但未能達到原作的水平。我被有步驟地引導,思緒紛亂。我深入鑽研,但我的才能已經耗盡,我的道德卻越來越堅定。我就像朽木一樣,只能自憐。但我仍然希望有遠大的抱負,振翅高飛,直達雲霄。我的文章寫得好,擲地有聲,文辭高超,直達天際。我仍然保持着學生見老師的禮節,也開設了講學的場所。我希望能像風中的葉子一樣,在翰林院前飛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作者通過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展現了自己對經典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涉獵。同時,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高官顯爵和名聲的追求,以及對晚年心境的開闊和志向的培養。最後,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遠大抱負的嚮往和對文章創作的自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崔日知

唐滑州靈昌人,字子駿。少孤貧力學。擢明經。爲朔方判官,有吏幹。睿宗景雲中遷洛州司馬,會譙王重福入東都作亂,日知討之有功,累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坐贓貶歙縣丞,俄遷殿中監。後授太常卿。自以處朝廷久,每入謁,必與尚書齒,時謂“尚書裏行”。玄宗開元十六年,出爲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諡襄。 ► 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