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示弟淑並呈諸大僚之作
夙齡秉微尚,中年忽有鄰。
以茲山水癖,遂得狎通人。
迨我鹹京道,聞君別業新。
巖前窺石鏡,河畔踏芳茵。
既憐伊浦綠,復憶灞池春。
連詞謝家子,同歡冀野賓。
趣閒魚共樂,情洽鳥來馴。
詎念昔遊者,祇命獨留秦。
蕭條穎陽戀,衝漠漢陰真。
無由陪勝躅,空此玩書筠。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夙齡(sù líng):早年。
- 微尚:微小的志向或愛好。
- 狎通人:親近通達之人。
- 鹹京道:指長安的道路。
- 石鏡:山石如鏡,形容山石平滑光亮。
- 芳茵:芳草如茵,形容草地。
- 伊浦:伊水之濱。
- 灞池:灞水之池,灞水是長安附近的一條河流。
- 謝家子:指謝安,東晉名臣,這裏泛指賢士。
- 冀野賓:冀州之賓,指賢士。
- 趣閒:閒適的情趣。
- 情洽:情感融洽。
- 祇命:只因命令。
- 蕭條:寂寞淒涼。
- 衝漠:淡泊寧靜。
- 漢陰真:漢水之南的真實,這裏指真實的情感。
- 勝躅(shèng zhú):美好的足跡,指美好的遊歷。
- 書筠(shū yún):書卷,指書籍。
翻譯
早年我懷揣着微小的志向,中年時忽然有了鄰居。因爲對山水的熱愛,我得以親近通達之人。當我走在通往長安的路上,聽說你新建了別業。在巖前觀看如鏡的山石,在河畔踏着芳草如茵。既喜愛伊水邊的綠意,又回憶起灞池的春光。與賢士們連詞作對,共同歡聚在冀州之野。閒適的魚兒共享樂趣,情感融洽使鳥兒來歸順。豈能忘記往昔的遊歷,只因命令獨自留在秦地。寂寞淒涼地懷念着穎陽,淡泊寧靜地感受漢水之南的真實。無法陪同你留下美好的足跡,只能在此玩味書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以及對友人新居的嚮往。詩中,「夙齡秉微尚」展現了詩人早年的志趣,「中年忽有鄰」則體現了人生的變遷與新的際遇。通過對「石鏡」、「芳茵」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友人新居的羨慕。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往昔遊歷的回憶和對現狀的感慨,抒發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束縛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崔日知
唐滑州靈昌人,字子駿。少孤貧力學。擢明經。爲朔方判官,有吏幹。睿宗景雲中遷洛州司馬,會譙王重福入東都作亂,日知討之有功,累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坐贓貶歙縣丞,俄遷殿中監。後授太常卿。自以處朝廷久,每入謁,必與尚書齒,時謂“尚書裏行”。玄宗開元十六年,出爲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諡襄。
► 2篇诗文
崔日知的其他作品
- 《 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臺名賢 》 —— [ 唐 ] 崔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