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弟志和漁父歌

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漁父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á):答,回覆。
  • (lè):快樂,愉悅。
  • 風波:風浪,比喻世事的變幻莫測。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隱居之地。
  • 鬆徑:松樹間的小路。
  • 勝攀:值得攀登或探訪。
  • 太湖:中國東部的一個大型淡水湖。
  • 洞庭山:太湖中的島嶼,風景秀麗。
  • 且須:必須,應當。

翻譯

在風浪中垂釣是一種閒適的樂趣,草堂旁松樹間的小路已足夠讓人探訪。太湖的水,洞庭山的景,即使狂風巨浪起,也應當迴歸。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水的生活圖景。詩人通過對「風波」與「釣」的對比,表達了在變幻莫測的世事中尋求內心寧靜的願望。詩中的「草堂鬆徑」、「太湖水」、「洞庭山」等意象,共同構築了一個遠離塵囂、自然寧靜的隱居環境。末句「狂風浪起且須還」,既是對自然景象的描寫,也隱含了詩人面對外界動盪時,堅守內心平靜的決心。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張鬆齡

生卒年不詳。一作張鶴齡,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張志和之兄。約於代宗時任浦陽尉。懼弟志和浪跡江湖不還,于越州東廓買地結茅齋以居之。大曆九年(774)志和撰《漁歌子》詞5首,鬆齡亦和1首。其後行跡無考。事蹟見顏真卿《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全唐詩》存詞1首。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