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廣州周判官

海郡雄蠻落,津亭壯越臺。 城隅百雉映,水曲萬家開。 裏樹桄榔出,時禽翡翠來。 觀風猶未盡,早晚使車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海郡:指沿海的郡縣。
  • 蠻落:指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
  • 壯越台:壯觀的越王台,越王台是古代越國的建築。
  • 城隅:城牆的角落。
  • 百雉:雉是古代計算城牆麪積的單位,百雉形容城牆很長。
  • 水曲:水流曲折的地方。
  • 萬家開:形容居民衆多,房屋林立。
  • 裡樹:鄕裡的樹木。
  • 桄榔:一種熱帶植物,果實可食,樹乾可制器具。
  • 時禽:季節性的鳥類。
  • 翡翠:一種美麗的鳥,常用來比喻美麗的事物。
  • 觀風:觀察民風民俗。
  • 早晚:不久的將來。
  • 使車:使者的車輛。

繙譯

沿海的郡縣雄偉地坐落在邊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渡口邊的亭子壯觀地麪對著古老的越王台。 城牆的角落映照著長長的城牆,水流曲折的地方萬家燈火通明。 鄕裡的樹木中桄榔樹高高聳立,季節性的鳥類如翡翠般美麗地飛來。 觀察這裡的民風民俗還未盡興,期待不久的將來使者的車輛能夠再次廻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廣州的壯麗景色和豐富的自然生態,通過“海郡”、“蠻落”、“津亭”、“越台”等詞語勾勒出一幅邊疆郡縣的宏偉畫卷。詩中“城隅百雉映,水曲萬家開”生動展現了城市的繁華景象,而“裡樹桄榔出,時禽翡翠來”則細膩地描繪了自然風光的美麗。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使者歸來的期待,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濶,展現了張九齡對邊疆風光的深情贊美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張九齡

張九齡

張九齡,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被譽爲“嶺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