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渭北寺上方

· 張籍
昔祭郊壇今謁陵,寺中高處最來登。 十餘年後人多別,喜見當時轉讀僧。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祭祀,祭拜。
  • 郊壇:古代在城郊設立的用於祭祀天地神靈的壇場。
  • 謁陵:拜謁陵墓,特指拜謁帝王的陵墓。
  • 轉讀:佛教用語,指誦讀佛經。

翻譯

昔日我曾祭祀於郊外的壇場,如今我拜謁帝王的陵墓,在這寺廟中最高的地方,我再次登臨。十多年過去了,許多人已經離別,我欣喜地遇見了當時那位誦讀佛經的僧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的祭祀與今日的拜謁,展現了時間的流轉與人事的變遷。詩中「寺中高處最來登」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寺廟高處的嚮往,也隱含了對過往歲月的追憶。末句「喜見當時轉讀僧」,則透露出詩人對舊日時光的懷念以及重逢故人的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歲月的深情追憶和對故人的深厚情感。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