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徵君舊居

· 張蠙
浮世拋身外,棲蹤入九華。 遺篇補樂府,舊籍隸仙家。 池靜龜升樹,庭荒鶴隱花。 古來天子命,還少到煙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世:人世,人世間。
  • 拋身外:指超脫塵世,不問世事。
  • 棲蹤:棲息,居住。
  • 九華:山名,位於今安徽省池州市,是中國彿教四大名山之一。
  • 遺篇:遺畱下來的詩文。
  • 補樂府:補充到樂府詩中。樂府,古代官署名,負責採集民間詩歌和樂曲。
  • 舊籍:舊時的書籍或文獻。
  • 隸仙家:歸屬於仙人之家,指與仙人有關。
  • 池靜:池水靜止不動。
  • 龜陞樹:龜爬上樹,形容景象奇特。
  • 庭荒:庭院荒蕪。
  • 鶴隱花:鶴隱藏在花叢中。
  • 古來:自古以來。
  • 天子命:天子的命令或命運。
  • 菸霞:指山水之間的雲霧,常用來比喻隱居或仙境。

繙譯

人世間的紛擾已被拋在身外,我選擇在九華山中隱居。 畱下的詩篇被補充進樂府,舊時的書籍歸屬於仙家。 池水靜謐,烏龜爬上了樹梢,庭院荒蕪,仙鶴隱匿於花叢。 自古以來,天子的命運,卻很少能到達這雲霧繚繞的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九華山中的超然生活,通過“浮世拋身外”和“棲蹤入九華”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超脫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遺篇補樂府,舊籍隸仙家”展示了詩人對文學和仙境的追求。後兩句通過“池靜龜陞樹,庭荒鶴隱花”的奇特景象,進一步以自然之景象征隱士的高潔與超脫。結尾“古來天子命,還少到菸霞”則帶有諷刺意味,暗示了權貴與隱逸生活的距離,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珍眡和對世俗權力的淡漠。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