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翠簟(cuì diàn):翠色的竹蓆。
- 玉壺:比喻友情純潔如玉。
- 煩暑:酷熱的夏天。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濁河:指黃河,因其水渾濁而得名。
- 隴陰:指隴山以北的地方,這裏泛指邊遠地區。
翻譯
華麗的廳堂鋪着翠綠的竹蓆,我們在此告別,友情如玉壺般深沉。 客人離去時正值酷熱的夏天,蟬鳴聲似乎也在表達着同樣的離別之情。 廢棄的城池中,高大的樹木依舊挺立,古老的道上,黃河的濁流侵蝕着岸邊。 不必擔憂西行的路途遙遠,西關之外,已是隴山以北的邊遠之地。
賞析
這首詩是馬戴送別友人西遊的作品,通過描繪華堂、翠簟、玉壺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詩中「廢城喬木在,古道濁河侵」一句,既描繪了荒涼的景象,又暗含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結尾「莫慮西遊遠,西關絕隴陰」則帶有寬慰之意,希望友人不必爲旅途的遙遠而憂慮,同時也流露出對友人遠行的不捨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馬戴
馬戴,字虞臣,定州曲陽(今河北省曲陽縣)人。晚唐詩人、官員。早年屢試不第,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始中進士,同榜有項斯、趙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闢掌書記,後以正言被斥爲龍陽(今湖南省漢壽縣)尉。終太學博士。曾隱居華山,並遨遊邊關。鹹通年間,應闢佐大同軍幕府,與賈島、許棠相唱答。鹹通七年(867年),擢拔爲國子、太常博士。工於詩,葉矯然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楊慎稱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紀昀認爲“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太常博士任上。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