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千山紅樹送姚園客還閩

江南九月霜暗飛,秋光春色兩依稀。 萬樹欲丹疑溼霧,千山如醉帶斜暉。 畫史含情拂輕縞,解作秋妍秋不老。 自識晴雲慕錦林,莫疑赤燒連衰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賦得:古代文人聚會時,常以某一主題作詩,稱爲「賦得」。
  • 千山紅樹:形容秋天山林中樹木變紅的美景。
  • 送姚園客還閩:送別名叫姚園的客人回福建。
  • 霜暗飛:形容秋天的霜像暗暗飛舞。
  • 秋光春色兩依稀:秋天的景色與春天的景色有些相似,難以分辨。
  • 萬樹欲丹疑溼霧:形容樹木即將變紅,像是被溼霧覆蓋。
  • 千山如醉帶斜暉:形容山巒在夕陽的照射下,像是醉了一樣。
  • 畫史含情拂輕縞:畫家用含情的筆觸輕拂輕薄的畫布。
  • 解作秋妍秋不老:解釋爲秋天的美麗不會老去。
  • 自識晴雲慕錦林:自己知道晴朗的天空下,羨慕那如錦繡般的林木。
  • 莫疑赤燒連衰草:不要懷疑那紅色的火焰(指紅葉)會連着枯草一起燃燒。

翻譯

江南的九月,秋霜暗暗飛舞,秋天的景色與春天的景色有些相似,難以分辨。 萬樹即將變紅,像是被溼霧覆蓋,千山在夕陽的照射下,像是醉了一樣。 畫家用含情的筆觸輕拂輕薄的畫布,解釋爲秋天的美麗不會老去。 自己知道晴朗的天空下,羨慕那如錦繡般的林木,不要懷疑那紅色的火焰(指紅葉)會連着枯草一起燃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江南秋天的美景,通過「霜暗飛」、「萬樹欲丹」、「千山如醉」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秋天的韻味。詩中「畫史含情拂輕縞」一句,巧妙地將畫家的情感與秋天的美景相結合,表達了秋天永恆的美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秋天景色的熱愛和讚美。

陳邦瞻

陳邦瞻

明江西高安人,字德遠,號匡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出爲浙江參政,進補河南右布政使,分理彰德諸府。開水田,建書院,遷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天啓初官至兵部左侍郎,卒官。曾搜訪明初高啓、楊基等集,刻而傳之。依馮琦原稿,編定《宋史紀事本末》,又有《元史紀事本末》、《蓮華山房集》等。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