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闕題:詩題缺失,意指沒有題目的詩。
- 埽(sào):掃除。
- 越臺:指越王臺,古蹟名,在今浙江紹興。
- 王孫草:指茂盛的草,出自《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 舞雩:古代求雨的祭祀儀式,後泛指歌舞。
- 風光:景色,景象。
翻譯
掃除了越王臺上的塵埃,我靜坐欣賞着茂盛的春草。 日復一日,我在這舞雩之地吟詩,風光依舊,歲月不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掃除塵埃、靜坐賞草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風光的喜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中「舞雩日日詩,風光元不老」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情,也寄寓了對美好時光永恆不變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懷。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陳獻章的其他作品
- 《 鬆隱輓詩 》 —— [ 明 ] 陳獻章
- 《 次韻送林大參之任廣西 》 —— [ 明 ] 陳獻章
- 《 讀林緝熙近詩時緝熙典文衡閩中欲便道還家數夕前嘗夢見之故有是作 》 —— [ 明 ] 陳獻章
- 《 夢先兄持絕句見示及覺忘其前聯以意足之 》 —— [ 明 ] 陳獻章
- 《 偶憶夢中長髯道士用一囊貯羅浮山遺予戲作示範規 》 —— [ 明 ] 陳獻章
- 《 四月廿七日五鼓起索衣往來房戶間失腳仆地傷面咎在不謹然亦衰年久病氣弱無力之驗也爲詩以自悼 》 —— [ 明 ] 陳獻章
- 《 贈胡地官次韻吳明府獻臣 其二 》 —— [ 明 ] 陳獻章
- 《 次韻張廷實東所寄興見寄 》 —— [ 明 ] 陳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