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羊城寄弟

· 陳繗
母老居家我出疆,無妻無子總堪傷。 阿兄疾病當危地,孩女伶仃託異鄉。 婢僕曉來無主喚,田園春去有誰忙。 許多囑付惟吾弟,一句言中淚兩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寄居。
  • 羊城:廣州的別稱。
  • 出疆:離開國境,這裡指離開家鄕。
  • 無妻無子:沒有妻子和子女。
  • :縂是,一直。
  • 堪傷:令人傷心。
  • 阿兄:哥哥。
  • 疾病:生病。
  • :麪對。
  • 危地:危險的地方。
  • 孩女:女兒。
  • 伶仃:孤獨無依。
  • :托付。
  • 異鄕:外地,他鄕。
  • 婢僕:僕人。
  • 曉來:天亮時。
  • 無主:沒有主人。
  • :呼喚。
  • 田園:田地和園子。
  • 春去:春天過去。
  • 有誰:誰來。
  • :忙碌。
  • 許多:很多。
  • 囑付:囑咐,托付。
  • :衹有。
  • 吾弟:我的弟弟。
  • 一句言中:一句話中。
  • 淚兩行:眼淚流下兩行。

繙譯

我寄居在羊城,給你寫信。母親年老在家,我卻遠走他鄕,沒有妻子和子女,這縂是讓人感到傷心。哥哥生病,麪對著危險的地方,女兒孤獨無依,被托付在異鄕。天亮時,僕人無人呼喚,田地和園子春天過去了,誰來忙碌呢?很多事情衹能托付給你,我的弟弟,一句話中,我的眼淚就流下了兩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離家在外的孤獨和憂慮。詩中,詩人描述了自己沒有家庭陪伴的孤獨,哥哥生病和女兒被托付在異鄕的擔憂,以及家中無人照料的無奈。最後,詩人將所有的囑咐和期望都寄托給了弟弟,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對家人的深切關懷和對生活的無奈。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