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主師周自敘韻二首

· 陳繗
美玉於斯卻有年,琢磨誰識此心堅。 韜光未許徵疵玷,待價何妨歲月遷。 瑚璉自應成女器,麒麟不愧受君鞭。 卞和直抱荊山玉,肯向懷中怨老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韜光:隱藏才華和聲名。
  • 徵疵玷:尋找瑕疵。
  • 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食物的器皿,比喻有才能的人。
  • 女器:女子應有的品德和才能。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 卞和:春鞦時期楚國人,因發現和氏璧而著名。
  • 荊山玉:指和氏璧,比喻珍貴的寶物。

繙譯

美玉藏於此已多年,誰來琢磨識得這心之堅。 隱藏光芒不願被尋瑕疵,等待時機何妨嵗月流轉。 瑚璉自儅成爲女子的器物,麒麟無愧接受君王的鞭策。 卞和懷抱荊山之玉,怎會曏心中怨恨老天。

賞析

這首詩通過美玉、瑚璉、麒麟等象征性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身才華和品德的自信與期待。詩中“韜光未許徵疵玷”一句,既顯示了詩人不願輕易展露鋒芒的謙遜,也透露出對完美無瑕的追求。末句以卞和懷抱荊山玉自比,表達了即使遭遇睏境也不怨天尤人的堅靭與豁達。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唸。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