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午九日:壬午年的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 青霞老人:可能指一位年長的朋友或隱士。
- 龐少舉: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
- 負局翁:傳說中的仙人,常揹負棋局,此處比喻詩人自己。
- 雛鳳:年輕的鳳凰,比喻年輕的才俊。
- 碧漢:銀河,天河。
- 老龍:比喻古老的松樹。
- 鱗甲:比喻松樹的樹皮。
- 偃:仰臥,這裏指松樹的姿態。
- 緱嶺:山名,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吹笙月:指仙人吹笙,月下仙境的景象。
- 參軍落帽風:典故,指參軍時不慎落帽,形容風大。
- 黃菊紫萸:黃色的菊花和紫色的茱萸,重陽節的象徵。
- 聊:姑且。
- 仙蹤:仙人的蹤跡。
翻譯
在壬午年的重陽節,我與青霞老人龐少舉一同遊覽羅浮山。秋天的羅浮山景色在晴朗的天空下顯得格外幽深,我拄着柺杖,彷彿能追尋到傳說中揹負棋局的仙翁。年輕的鳳凰展翅高飛,連接着碧藍的銀河;古老的松樹,其鱗狀的樹皮和仰臥的姿態,如同老龍一般。我們邀請仙人在緱嶺上月下吹笙,寒風吹過,彷彿參軍時不慎落帽的情景。黃菊和紫萸姑且與我們共醉,更從何處去尋覓仙人的蹤跡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與友人遊山的情景,通過對羅浮山秋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仙境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雛鳳羽毛連碧漢」、「老龍鱗甲偃蒼松」,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山中的景象。結尾的「黃菊紫萸聊共醉,更從何處覓仙蹤」則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仙境的情懷。
陳吾德
明廣東歸善人,字懋修,號有齋,一作省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以諫市珍寶斥爲民。神宗即位,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當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尋屢以事力爭,益忤居正,出爲饒州知府。御史承風藉端誣劾,謫馬邑典史。又劾其蒞饒時違制講學,除名爲民。居正死,起官,終湖廣僉事。有《謝山存稿》。
► 119篇诗文
陳吾德的其他作品
- 《 登淮上樓席間贈別施于我員外 》 —— [ 明 ] 陳吾德
- 《 送蕭以寧憲副觀察蜀中 》 —— [ 明 ] 陳吾德
- 《 贈馬用德廣文之任桂林便道省覲 》 —— [ 明 ] 陳吾德
- 《 贈曾把總之鄖陽兼柬李孟誠中丞 》 —— [ 明 ] 陳吾德
- 《 得陳及卿邸報 》 —— [ 明 ] 陳吾德
- 《 襄陽館中書懷 》 —— [ 明 ] 陳吾德
- 《 送許曼植北上 》 —— [ 明 ] 陳吾德
- 《 與陳隆之太史僑寓廣陵比園廬者累日臨別贈餘六絕用此見答 》 —— [ 明 ] 陳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