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永訣:永別,指無法再見的離別。
- 春秋:指年齡。
- 南郭:古代城牆的外城,這裏指隱居的地方。
- 文溪:地名,這裏指李德孚的家鄉或安息之地。
- 修短:指壽命的長短。
- 悽其:淒涼的樣子。
翻譯
分別時你已動了東遊的興致,分別後卻成了永遠的訣別,讓人深感悲傷。 你的年齡已經六十歲,老朋友們哭泣着,不再是孩童時的模樣。 你身在南郭,已是人間的老者,家中有着文溪,那是你地下的老師。 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人的喜樂與悲傷,我孤身一人,在天涯感到無比淒涼。
賞析
這首輓歌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別時已動東遊興」與「別後還深永訣悲」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生死離別的突然和痛苦。通過「春秋能六十」和「故人涕淚不童兒」描繪了友人的年齡和周圍人的哀傷,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最後兩句「修短未知人喜戚,天涯孤影日悽其」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孤獨境遇的深沉感慨。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陳獻章的其他作品
- 《 挽敕總兩廣軍務都御史郴陽朱公 》 —— [ 明 ] 陳獻章
- 《 江門釣瀨與湛民澤收管 》 —— [ 明 ] 陳獻章
- 《 題熊氏桐軒 》 —— [ 明 ] 陳獻章
- 《 石門讀貪泉碑 》 —— [ 明 ] 陳獻章
- 《 題任明府思親樓卷用定山韻 》 —— [ 明 ] 陳獻章
- 《 月夜與何子有飲梅村社贈之 》 —— [ 明 ] 陳獻章
- 《 次韻顧別駕奉寄彭司寇 》 —— [ 明 ] 陳獻章
- 《 對竹 其一 》 —— [ 明 ] 陳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