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

誰將此筆點行藏,真有乾坤日月光。 三尺羊裘幾銖兩,千秋龍袞共低昂。 客星天上何須急,老腳人間不浪長。 留得先生在臺輔,不知東漢可陶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行藏(xíng cáng):指人的行爲和隱藏的內心。
  • 乾坤(qián kūn):指天地,宇宙。
  • 日月光:指太陽和月亮的光煇,比喻光明正大。
  • 羊裘:指羊皮衣,這裡比喻簡樸的生活。
  • 銖兩(zhū liǎng):古代重量單位,比喻極輕的重量,這裡指微不足道。
  • 龍袞(lóng gǔn):古代帝王穿的禮服,這裡指帝王的尊貴。
  • 低昂(dī áng):高低起伏,這裡指地位的陞降。
  • 客星:指流星,比喻短暫或不常出現的事物。
  • 老腳:指年老的腳步,比喻年老。
  • 台輔: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 陶唐:指古代的賢君堯,這裡比喻理想的政治狀態。

繙譯

誰用這支筆描繪了我的行爲和內心,真實地展現了天地間的日月光煇。 三尺羊皮衣,重量微不足道,卻與千鞦帝王的龍袍一樣,地位高低起伏。 天上的流星何必急於一現,我這老邁的腳步在人間也不會輕易消逝。 衹要先生還在朝廷中擔任要職,不知道東漢是否能像堯的時代那樣美好。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行藏”、“日月光”、“羊裘”與“龍袞”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簡樸生活與高尚地位的深刻思考。詩中“客星”與“老腳”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於生命短暫與長久的哲思。最後,詩人通過對“台輔”與“陶唐”的提及,表達了對理想政治狀態的曏往和對現實的深刻反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和社會的獨到見解。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