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冥思:深思。
- 澄潭:清澈的潭水。
- 返照:反射的光。
- 舟明:船上的光亮。
- 山月:山間的月亮。
- 愁中影:在憂愁中的影子。
- 煙波: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
- 夢裏聲:夢中聽到的聲音。
- 悔著:後悔穿着。
- 僧衣:和尚的衣服。
- 遲一步:晚了一步。
- 仙路:通往仙境的路。
- 轉多程:反而增加了路程。
- 始誤:一開始就錯了。
- 終誤:最終還是錯了。
- 未及:未能達到。
- 無生:佛教語,指沒有生命的狀態,即涅槃。
- 有生:有生命的狀態。
翻譯
獨自坐着深思,夜晚稍微變得清晰,清澈的潭水反射着光芒,照亮了船隻。山間的月亮映照出憂愁的影子,水波渺茫中傳來夢中的聲音。後悔穿上了僧衣,晚了一步,想要尋求仙境之路,卻反而增加了路程。已經知道一開始就錯了,最終還是錯了,未能達到無生的境界,對有生的狀態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泊船時的孤獨與沉思。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澄潭、山月、煙波,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憂愁和對生命意義的深刻反思。詩中「悔著僧衣遲一步,欲求仙路轉多程」反映了詩人對人生選擇的悔恨和對更高境界的嚮往。結尾的「已知始誤難終誤,未及無生愧有生」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存在的哲學思考,體現了其對人生道路的迷茫與對超脫境界的渴望。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秋齋獨對閱張曲江集追和感遇詩八作 》 —— [ 明 ] 郭之奇
- 《 將至百宜晚眺有述 》 —— [ 明 ] 郭之奇
- 《 禪通紀 》 —— [ 明 ] 郭之奇
- 《 禪坐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郡中別館未爲客也而客況倍之長宵不寐因之詩之 》 —— [ 明 ] 郭之奇
- 《 既渡河車中即事以新舊見聞作古今願懷詩八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對春鳥有感十首 其一 》 —— [ 明 ] 郭之奇
- 《 牆外芭蕉數株含思搖影呼而問之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