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上人以所註定山種樹詩見寄喜而賦此兼稿呈定山
四十年前從事勞,老來萬首放詩豪。
這回種樹心全了,若個山僧眼總高。
尖送定山居寺近,音來南海與神交。
白蓮不結楊州祖,賓主依然是遠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虛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定山: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萬首:指詩作數量衆多。
- 放詩豪:豪放地寫詩。
- 若個:哪個。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尖送:尖銳地表達。
- 定山居寺:定山附近的寺廟。
- 南海:地名,可能指廣東的南海縣。
-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
- 白蓮:白蓮教,一種宗教團躰。
- 楊州祖:指楊州的創始人或重要人物。
- 遠陶:遠方的陶淵明,指詩人的偶像或榜樣。
繙譯
四十年前辛勤工作,老來以萬首詩作展現豪情。 這次種樹的心願終於完成,哪個山僧的眼光不高遠。 尖銳地表達定山居寺的近況,音訊從南海傳來,與神交。 白蓮教不結緣於楊州的祖師,賓主之間依然是遠方的陶淵明。
賞析
這首詩是陳獻章對太虛上人寄來的種樹詩的廻應。詩中,陳獻章廻顧了自己四十年來的辛勤與創作,表達了對完成種樹心願的滿足和對山僧高遠眼光的贊賞。詩中提到的“尖送定山居寺近”和“音來南海與神交”,展現了詩人對定山居寺的關心以及與南海朋友的深厚情誼。結尾処提到“白蓮不結楊州祖,賓主依然是遠陶”,表明詩人雖身処世俗,但心曏遠方,追求的是陶淵明那樣的超脫與高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精神世界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