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半枕輕寒淚暗流,愁時如夢夢時愁。角聲初到小紅樓。 風動殘燈搖繡幕,花籠微月澹簾鉤。廿年舊恨上心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浣谿沙:詞牌名,原爲唐代教坊曲名。
  • 陳子龍:明末清初著名抗清英雄、學者、文學家。
  • 角聲:古代軍中號角的聲音。
  • 綉幕:綉花的帳幕。
  • 簾鉤:掛簾子用的鉤子。
  • 廿年:二十年。

繙譯

半枕輕寒,淚水悄悄流下,憂愁時倣彿在夢中,夢醒時又滿是憂愁。軍中的號角聲初次傳到小紅樓。 風吹動著殘燈,搖曳著綉花的帳幕,花影與微弱的月光交織,淡淡地映在簾鉤上。二十年的舊恨湧上心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孤寂與憂愁。通過“半枕輕寒淚暗流”和“愁時如夢夢時愁”的反複吟詠,表達了深沉的哀愁和無法釋懷的舊恨。詞中“角聲初到小紅樓”一句,巧妙地以外界的聲響映襯出內心的孤寂。後兩句通過對風、燈、花、月等自然元素的細膩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寂與憂愁的氛圍,展現了陳子龍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對往事的無限追憶。

陳子龍

陳子龍

明末松江府華亭人,字人中,更字臥子,又字海士,號大樽。少有才名,與夏允彝等結幾社,又參加復社。崇禎十年進士。選紹興推官。東陽許都起事,子龍以故交勸降,許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殺之。子龍爭,不能得。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京師陷,乃事福王於南京。請練水師,言中興之主當身先士卒。不聽,辭歸。南都失,遁爲僧。尋受魯王兵部尚書,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擒,於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時諡忠裕。子龍以風節著,詩詞古文亦稱大家,領袖明末文壇。詞尤有名,與同裏諸名士形成雲間詞派。有《湘真閣稿》、《安雅堂稿》、《白雲草》等集。清人王昶編爲《陳忠裕公全集》。子龍尚輯有《明經世文編》。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