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往皆有復:萬物都有循環往復的規律。
- 左車: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能知未來,此處可能指預知未來的能力。
- 復生:再次出現或產生。
- 朗月:明亮的月亮。
- 四山:四周的山。
- 天馬:傳說中的神馬,此處可能比喻非凡的才能或速度。
- 非常步:非同尋常的步伐或速度。
- 鐵橋:堅固的橋樑,此處可能比喻堅定的意志或穩固的連接。
- 相伴清:相伴而清靜,指與鐵橋相伴時心境的寧靜。
- 去去莫復顧:走吧,不要再回頭看。
- 衡山: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
- 頂上行:在山頂上行走。
翻譯
萬物都有循環往復的規律,但預知未來的能力卻不再出現。今夜西風開始吹起,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四周的山峯。我像天馬一樣以非凡的步伐前行,與堅固的鐵橋相伴,心境寧靜。走吧,不要再回頭看,讓我們在衡山的山頂上繼續前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神話元素,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思考和對堅定前行的決心。詩中「萬往皆有復」一句,既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又隱含了對人生循環往復的感慨。而「左車不復生」則突顯了預知未來的不可能,暗示了人生的不確定性。後文通過「西風」、「朗月」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明亮的夜晚氛圍,與「天馬」、「鐵橋」等象徵力量和堅定的元素相結合,展現了詩人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最後兩句「去去莫復顧,衡山頂上行」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決心。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陳獻章的其他作品
- 《 贈張叔亨侍御出按雲南 》 —— [ 明 ] 陳獻章
- 《 代簡答吳撫州次定山韻 》 —— [ 明 ] 陳獻章
- 《 辱和拙作見示九日醉中再次奉答 》 —— [ 明 ] 陳獻章
- 《 闕題 》 —— [ 明 ] 陳獻章
- 《 題劉主事顯仁挽冊 》 —— [ 明 ] 陳獻章
- 《 次韻周憲副夢中見寄 》 —— [ 明 ] 陳獻章
- 《 贈閔督府還升南京秋官 》 —— [ 明 ] 陳獻章
- 《 近升憲副翁公以占城國主自海南來省過白沙索和李黃門諸公韻 》 —— [ 明 ] 陳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