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伯溫感懷四首

入水無媒得緯蕭,誰能驅退惡溪潮。 沈沈城郭貔貅老,洶洶波濤蛟鱷驕。 敗舫似聞川鬼哭,畏途不奈客魂消。 舞階幹羽今何在? 千載曾聞格有苗。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緯蕭(wěi xiāo):編織籬笆。這裏指治理水患的方法。
  • 貔貅(pí xiū):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常用來比喻勇猛的軍隊。
  • 蛟鱷(jiāo è):傳說中的水中猛獸,比喻兇猛的敵人。
  • 幹羽:古代舞者所持的舞具,幹爲盾,羽爲鳥羽。這裏指古代的舞蹈。
  • 格有苗:指古代傳說中通過舞蹈感化苗族的故事。

翻譯

沒有媒介入水,誰能用編織籬笆的方法驅退惡溪的潮水。 沉沉的城郭中,勇猛的軍隊已經老去,洶涌的波濤中,兇猛的敵人正驕傲。 破敗的船隻似乎能聽到河鬼的哭泣,險惡的道路讓旅客的魂魄消散。 古代舞蹈中舞者所持的幹羽如今何在? 千年以來,曾聽聞通過舞蹈感化了苗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歷史遺失的感慨。詩中「緯蕭」、「貔貅」、「蛟鱷」等詞語的運用,形象地描繪了水患、軍隊和敵人的狀態,而「敗舫」、「畏途」則進一步以具象的景象反映了時代的艱難。結尾的「幹羽」和「格有苗」則是對古代文化的懷念,以及對和平與和諧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往昔的追憶和對現實的反思。

曹文晦

元台州天台人,字伯輝,號新山道人。曹文炳弟。穎悟多識,雅尚蕭散。不應徵聘。有《新山稿》。(《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元詩紀事》卷二三)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