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上已與新喻龔履芳同郡周公明羅澄源諸孫仲雍登南山絕頂歸息於雩壇意驩如也公明賦長句次韻

· 郭鈺
老懷恥爲繞指柔,常恨不得登三邱。 春花滿眼春日美,江山何往非勝遊。 啼鶯一聲碎幽寂,南山面目如初覿。 碧桃紅杏相送迎,翠柏蒼松分主客。 目送飛雲不可攀,巨石人立當前關。 飛徑縈迴不知遠,相逢樵牧俱歡顏。 桐江如帶才咫尺,彷佛青原雲外碧。 鴻鵠凌飛天地寬,蛟龍捲水滄溟窄。 第一峯尖知幾盤,足力雖乏飛吟魂。 蘭亭陳跡不復見,有酒自可開窪樽。 龔公氣宇剗崷崒,周郎風韻甚超越。 俯仰乾坤散百憂,人煙縹緲神仙窟。 題名絕壁慚魯皋,輸君年少筆力高。 好詩不作山靈贈,往返笑我成徒勞。 紛紛餘子風斯下,只合從今結鷗社。 歸來高詠舞雩風,一幅畫圖無買價。 惜哉蕭郎阻天涯,回首悵望重諮嗟。 人生離合各有數,苦吟能使雙髻華。 我今萬事慵不理,空抱長琴寄流水。 他年上已欲登高,故事相傳自今始。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繞指柔:形容非常柔軟,可以隨意彎曲。
  • 三邱:指仙人居住的山丘,比喻高遠的境界。
  • 覿(dí):看見。
  • 桐江:地名,位於今江西省。
  • 青原:山名,位於江西省。
  • 鴻鵠:大雁和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 滄溟:大海。
  • 窪樽:低窪的酒杯,指飲酒。
  • 崷崒(qiú zú):形容山勢高峻。
  • 風韻:風度韻致。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短暫。
  •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魯皋:指魯國的皋陶,古代著名的法官,這裏比喻自己的書法或詩作不如古人。
  • 鷗社:指隱居的地方,比喻與世無爭的生活。
  • 舞雩風:古代一種祈雨的舞蹈,這裏指歡樂的氣氛。
  • 雙髻華:指頭髮變白,比喻年老。

翻譯

老來心懷羞愧,不願做那柔軟可繞指的事物,常常遺憾不能登上那仙人居住的高山。春日裏,滿眼的花朵美麗動人,無論去哪裏都是絕佳的遊覽之地。一聲鳥鳴打破了周圍的寂靜,南山的面貌彷彿初次見到。碧桃紅杏相互迎送,翠柏蒼松則分主客。目送着飛雲,卻難以攀登,巨大的石頭像人一樣立在關前。曲折的小徑不知延伸多遠,與遇到的樵夫和牧童都面帶歡顏。桐江如同一條帶子,近在咫尺,彷彿青原山在雲外碧綠。鴻鵠飛翔,天地寬廣,蛟龍捲水,大海顯得狹窄。第一峯尖不知要盤旋幾回,雖然腳步疲憊,但吟詠的靈魂卻飛翔。蘭亭的陳跡已不復見,有酒便自可開懷暢飲。龔公的氣宇高峻,周郎的風韻超越常人。俯仰之間,乾坤散去百憂,人煙稀少,如同神仙的居所。在絕壁上題名,慚愧不如古人,輸給了年輕的筆力。好詩不是山靈所贈,往返之間,笑我徒勞。衆多的人風華已逝,只適合從今開始結成隱居的鷗社。歸來時高聲吟詠,舞雩的風帶來歡樂,一幅畫圖無價。可惜蕭郎阻隔在天涯,回首悵望,重重嘆息。人生離合自有定數,苦吟使得雙髻變白。我現在萬事懶得理會,空抱着長琴寄託於流水。他年上巳節想要登高,這傳統從今開始相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人生離合的感慨。詩中,作者通過描繪春日的美景和登山的經歷,展現了對高遠境界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通過對龔公和周郎的讚美,以及對自己詩作的自謙,反映了作者對才華和風韻的欣賞。最後,通過對人生離合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待,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