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山風鑑獨步江東別幾三十年邂逅金陵寫懷奉贈

白下有遺叟,棲遲周可山。 立談千古意,坐佔一生閒。 淨拭妍蚩鑑,高標義利關。 逢君常自愧,衰謝不知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下:古地名,即今南京市。
  • 遺叟:指遺留下來的老者,這裏指周可山。
  • 棲遲:停留,居住。
  • 妍蚩:美好與醜惡。
  • 義利關:指區分義與利的界限。

翻譯

在南京有一位遺留下來的老者,他居住在周可山。 坐談間便能領悟千古的深意,靜坐中佔有一生的閒適。 他清晰地辨識美好與醜惡,高高樹立起義與利的界限。 遇到他我常常感到自愧不如,因爲自己的衰老和退步的不知如何是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南京偶遇的周可山,他不僅深諳千古之理,更能以閒適的態度生活,清晰地辨識世間的善惡,並堅守道德的界限。詩中流露出對周可山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對自己衰老和退步的無奈與自責。通過對比,更加凸顯了周可山的精神風貌和詩人的自我反思。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