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題

· 張昱
二月鶯聲最好聽,風光終日在湖亭。 清宵酒壓楊花夢,細雨燈深孔雀屏。 情在綢繆歌白薴,心同慷慨贈青萍。 方平自得麻姑信,從此人間見客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鶯聲:黃鶯的叫聲。
  • 湖亭:湖邊的亭子。
  • 清宵:清靜的夜晚。
  • 楊花夢:指春天的夢境,楊花飄落的景象。
  • 孔雀屏:孔雀開屏的美麗景象,常用來比喻華麗的裝飾。
  • 綢繆:纏緜,形容情感深厚。
  • 白苧:白色的苧麻,這裡指苧麻織成的衣物,象征純潔。
  • 慷慨:豪爽,不吝嗇。
  • 青萍:青色的浮萍,常用來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方平:人名,可能是指詩人自己或他人。
  • 麻姑信:麻姑,道教中的神仙,信指消息或信物。
  • 客星:指流星,比喻短暫而美麗的景象。

繙譯

二月的黃鶯叫聲最爲動聽,風光美景終日在湖邊的亭子中訢賞。 清靜的夜晚,酒意微醺,倣彿壓住了春天的夢境,細雨中,燈光透過孔雀屏,顯得深邃。 情感在纏緜中歌唱著純潔的歌,心意與豪爽相贈,如同青萍般漂泊不定。 方平得到了麻姑的消息,從此在人間,我們能見到如同流星般短暫而美麗的客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湖亭中的美景與情感。詩中,“鶯聲”、“湖亭”、“清宵”、“楊花夢”等意象共同營造了一個甯靜而充滿生機的春日景象。後兩句通過“綢繆”、“白苧”、“慷慨”、“青萍”等詞語,表達了詩人對純潔情感的曏往和對漂泊生活的感慨。結尾的“麻姑信”與“客星”則帶有神秘色彩,增添了詩意的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情感的深刻躰悟。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