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張翥
正匆匆、楚鄉秋晚,孤鴻飛過南浦。同來桃葉堪惆悵,一舸載春先去。愁絕處。問那曲闌干,曾聽人低語。今宵最苦。向楓樹溪橋,蘆花野館,剪燭臥聽雨。 吳霜鬢,破帽西風怎護。絲絲都是離緒。舊情頓冷新愁重,總付墜鞭詞譜。君記取。待雪夜、相思乘興柴岡路。唱予和汝。要款段隨車,輕盈喚酒,重爲國香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摸魚兒:詞牌名,又名「摸魚子」,雙調一百一十六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十一句七仄韻。
  • 楚鄉:楚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 孤鴻:孤獨的鴻雁,比喻孤獨的人。
  • 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
  • 桃葉:指桃葉渡,在今江蘇南京,古代送別之地。
  • 一舸:一艘船。
  • 剪燭:剪去燒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常用來形容深夜交談。
  • 吳霜鬢:指鬢髮如吳地的霜雪,形容年老。
  • 破帽:破舊的帽子,形容落魄。
  • 墜鞭:古代文人雅士在馬背上吟詩作賦時,常將馬鞭隨手丟棄,稱爲「墜鞭」。
  • 詞譜:填詞用的曲譜。
  • 款段:行走緩慢的樣子。
  • 國香:指極香的花,多指蘭花。

翻譯

正值楚地秋意漸濃,匆匆忙忙間,一隻孤獨的鴻雁飛過了南面的水邊。想起同來時經過的桃葉渡,如今卻只剩下一艘船載着春光先行離去,令人感到無比惆悵。愁緒最濃時,不禁想問那曲折的欄杆,是否曾聽人低聲細語。今夜最是痛苦,只能對着楓樹溪橋,蘆花野館,剪去燭芯,臥聽雨聲。

鬢髮如吳地的霜雪,破舊的帽子在西風中如何能護住。絲絲縷縷都是離別的情緒。舊時的情感頓時冷卻,新的憂愁又重重疊疊,這些都交付給了墜鞭的詞譜。請你記住,等到雪夜,相思之情會乘興沿着柴岡路而來。你唱我和,要緩慢地隨車而行,輕盈地喚酒,再次爲那極香的花賦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楚鄉秋晚的孤寂景象,通過「孤鴻」、「桃葉渡」等意象,表達了深切的離愁別緒。詞中「剪燭臥聽雨」一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孤獨夜晚的靜謐與哀愁。後段通過「吳霜鬢」、「破帽西風」等形象,進一步抒發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結尾處「雪夜相思」、「唱予和汝」則透露出對未來相聚的美好期待,展現了詞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詞作。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