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四首

· 張昱
幾夢郎君引碧幢,微波難與寄沅湘。 青春每念青絲騎,白日長閒白玉窗。 菡萏結房雖有異,鴛鴦織錦不成雙。 潮來好似兒家恨,流過門前氣未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幢(chuáng):古代女子用的青綠色帳幔。
  • 微波:細小的波紋,這裏比喻微小的信息或情感。
  • 沅湘:指湖南的沅江和湘江,這裏泛指遠方。
  • 青絲騎:指騎着馬的英俊少年。
  • 白玉窗:華美的窗戶,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居所。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結房:指荷花的花蕾。
  • 鴛鴦織錦:比喻美好的情侶或夫妻。
  • 兒家恨:指女子心中的怨恨或不滿。

翻譯

幾次夢見郎君引着碧綠的帳幔,但微小的情感難以傳遞到遙遠的沅湘。青春時常思念那騎着青絲馬的少年,白日裏常在華美的白玉窗前閒坐。荷花雖然結出了花蕾,但與鴛鴦織成的錦緞卻不成雙對。潮水涌來,好似我心中的怨恨,流過門前,那股氣憤仍未平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對遠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無法傳達的情感。詩中通過「碧幢」、「微波」、「沅湘」等意象,構建了一種遙遠而難以觸及的距離感。同時,「青絲騎」與「白玉窗」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女子對青春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狀的無奈。結尾的「潮來」與「兒家恨」相結合,形象地表達了女子心中的怨恨和不滿,情感深沉而真摯。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

張昱的其他作品